꿈많은청년들

Slack溝通,這些禮儀必學!

  • 撰写语言: 韓国語
  • 基准国家: 所有国家country-flag
  • 信息技术

撰写: 2024-11-12

撰写: 2024-11-12 12:15

Slack溝通,這些禮儀必學!

協作工具Slack的禮儀

在公司使用Slack時,考量到許多成員共同使用,應遵守一定的禮儀。之前讀過一篇關於日本Slack使用文化的文章,記得內容提到日本人使用方式非常嚴謹。總之,在公司也應遵守一定的規範來溝通,這樣才能提高效率,展現對他人的體貼,不是嗎?

順帶一提,以下內容的順序並不代表優先順序。所有內容都很重要,建議您仔細閱讀!

1. Slack提及時

在Slack提及時,最好在前面加上收件人,後面加上參考(cc)對象。

透過這樣的區分,可以區分需要回覆的人和需要確認的人,減少不必要的確認,降低工作負擔。

不要提及無關的人。此外,避免濫用@here、@channel和@everyone也很重要。

幾乎與電子郵件禮儀相同。

Slack提及時的禮儀

2. 回覆已讀表情符號

Slack不像KakaoTalk那樣會顯示「1」個未讀訊息的人數。因為Slack的結構是基於群組對話,而非一對一對話。因此,很難判斷對方是否已讀。所以,如果已讀,最好快速回覆。回覆「好的」、「已讀,稍等一下」等訊息也需要花費精力,因此註冊常用表情符號並加以運用也是一種方法。

以表情符號展現Slack禮儀

當然,如果顯示已讀表情符號,就應該將其理解為「已讀」,而不是「好的」、「同意」的意思。

3. 不要期待立即快速回覆

雖然有時可以立即快速回覆,但也可能需要思考時間,或仔細閱讀後再回覆。您的詢問可能非常緊急,但對方也可能正在專注處理工作或非常緊急的事情。

因此,要有耐心等待。

4. 儘管簡短也要回覆

提出問題的對方可能一直在等待。雖然上面提到不要期待快速回覆,但有些情況確實需要緊急處理。如果收到訊息後需要思考時間或確認時間,最好先回覆。

"稍等一下,我正在開會。"、"我會確認一下,20分鐘內回覆您。"、"稍等一下,我正在處理其他工作,15分鐘內回覆您。"等具體建議,展現對對方的體貼。

當然,如果可以在5分鐘內回覆,點擊已讀表情符號也是一種方法。

簡短回覆展現Slack禮儀

5. 第一次發言盡可能將內容寫在一則訊息中

第一次發送訊息時,最好一次性傳達核心內容。因為先發訊息,再分段發送會增加閱讀訊息的疲勞感。

而且可以節省對方的時間。

一次傳達所有內容的Slack禮儀

像左圖那樣回覆,會讓人等到脖子都酸了ㅠㅠ

當然,對話開始後,可以根據情況分段回覆。(因為從那時起就是對話了,第一則訊息是主題傳達。)

6. 溝通不順暢時使用語音或電話

文字溝通可能存在誤解。我們都知道,如果對話中沒有語氣,就常常難以理解內容。這種情況下,可以使用Slack的語音功能進行視訊通話,或使用電話進行通話來解決問題。也可能需要緊急處理。

7. 善用頻道對話

最好在公開頻道進行對話。

公開頻道可以讓其他人即使沒有參與討論,也能事後了解相關資訊。如果回覆錯誤,其他人也可以立即糾正。因此,除非基於工作上的必要(為維護安全性),否則最好在公開頻道進行工作上的對話。這樣可以減少重複提問,提高工作效率。

因此,根據頻道目的進行對話非常重要,妥善建立和管理每個專案的頻道也很重要。

所以再次強調頻道管理的重要性也不為過。

8. 善用Threads

同一主題持續發文的方式並不可取,因為難以查找主題,也容易混淆主題。因此,發文後,若要討論相關意見,最好使用留言(Threads)功能。此外,如果一開始有提及,後續的Threads就不需要再提及,對方也會收到提及。只要在主文留言Threads一次,對方就會自動收到提及(會出現在[我的活動]中)。

善用線程的Slack禮儀

9. 引用其他頻道的對話連結

可以引用其他頻道的訊息。

在各個頻道進行對話時,也可能因為相關對話內容擴大,參與者增加。主題也可能擴展到其他專案。這種情況下,從頭開始在其他頻道重新討論很困難,因此可以使用引用訊息的功能。引用主文後,不了解內容的人可以點擊連結查看對話內容。

這就是善用Threads對話的重要原因。

擷取對話連結的Slack禮儀

點擊1或2即可跳轉至該則訊息。

引用連結的方法如下。

從Slack擷取連結的方法

1. 將滑鼠游標移到要複製的訊息上。

2. 點擊三個點的按鈕。

3. 點擊[複製連結]按鈕。

4. 按下Ctrl+V將其貼上到要貼上的訊息中,撰寫訊息後發送即可。

其他注意事項

"禮儀造就一個人",您知道嗎?除了以上內容外,只要遵守基本的禮儀溝通,就能提高效率,讓工作更舒適。

评论0